海口西站附近一栋临街大厦门前,几年前就被一群大妈阿婆当舞场跳露天舞,早晚都没人管,可现在物业不给跳,称人多了影响大了,要收管理费,结果引起一场舌战。在马路边跳舞者,被舞界人戏称为“马路天使”。被指为同一类的,还有在小区、街头小游园和公园等露天场所的大众舞者。在人民公园、万绿园、金牛岭公园、白沙门公园、府城三角公园、人民大道街边小游园和各个社区广场及临街大厦的空旷场地,早晚几乎一律变成舞场。这类舞者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有的纯粹为健身,有的为完成儿时梦想。集体跳舞播放音乐的设备,大多是手提式录放机,也有一些是放CD的小型音箱。小区门口,清晨五六点,放到最大音量的舞曲声就把居民吵醒,有人在夜间十一二点还在伴舞曲苦练,让他人难以入眠。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居民对舞者的投诉渐多,斗嘴事件时有发生。 “马路天使”们跳的什么舞?她们跳的既有民间舞、也有民族舞,还有健身舞,广场舞,可谓五花八门,但她们大多只是喜欢舞蹈,对舞蹈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舞,常把民间舞、民族舞混为一谈,有人干脆以省名命名,如“云南舞”、“海南舞”,更多的则干脆都统称为广场舞。那么舞跳得如何?记者日前随省舞蹈家协会一位资深会员走访,了解到的情况让人哑然失笑。 藏族舞的特点以颤膝为主,要塌腰蹶臀,身体相对松弛,胯部需要提起,可不少阿姨理解为身体全部松弛,也错误地直不起腰。傣族舞的特点是重拍向下,动作柔中带刚,身体多形成三道弯造型,动作的节奏快提慢落,可不少阿姨们跳时或无三道弯或弯过了头,节奏也平均。再看用扇子的云南花灯、用手绢起舞的东北秧歌,也大多只有道具没得要领,舞不出扇花、手绢花,也不知道能舞出很多花样来。 中国舞蹈考级考官周先生说,舞蹈由老师编成什么样的就跳什么样,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它毕竟是门艺术,有自身的规律,每种舞都有各自的特点,固定组成要素,就像写文章,有固定的字和词,如不懂得其特点及要求,用散文的语法和词组来写议论文,用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来写散文,舞就跳成了“四不像”。 “马路天使”缘何跳“四不像舞”?原因在于教舞者和学舞者的随意。教舞者大多是在一些地方学过,一知半解,有点经验,虽无教学资格,也应需求上阵,目的是让学跳者出汗健身,学舞者也大多抱着动动身体,活络一下身子的态度,不讲究。于是一二十人一组,三五十人一群,街头舞蹈队十分火爆,起初每位学员收三五元作电池费,后收一二十元作场地费,再到如今有收三四十元综合费的。这种群众舞组合在海口遍地开花,至少有上千家,数量和规模远远超过全市大小约150家广场舞培训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