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塘社区
前几天的一个中午,凌塘社区办公室3楼活动室,社区文艺队的队员们准时来到这里,跟着社区主任徐惠琴学起了苗族舞蹈。4月份,社区将组织一场“迎世博”联欢晚会,目前,已有多家单位有意向和凌塘社区一起举办晚会。
凌塘社区文艺队的队员有近40名,都是女的,年龄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已超过70岁。排练时,每一个人都跳得非常起劲。队员们每周排练一次,根本用不着通知,她们会准时来到社区活动室。
文艺队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小合唱、腰鼓、民族舞等,尤其以民族舞为特色。这个文艺队的大多数队员都是家住凌塘社区的嘉兴人,为什么会跳这么多民族舞?这是因为社区主任徐惠琴的老家在湖北恩施,那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从小在那里长大的徐惠琴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歌舞。享誉世界的湖北民歌《龙船调》,极富特色的苗族歌舞、土家族特色舞蹈摆手舞等,她都教给了文艺队的队员。
1999年,徐惠琴作为军嫂来到嘉兴,2004年8月进了凌塘社区担任社区干部。2008年3月,她跟社区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罗明华、任佩仙等商量,教队员学跳民族舞。
文艺队有个蒋老师,今年已经70多岁,非常喜欢文艺表演,她根据徐惠琴所跳的民族舞重新编排,排练出很多形式新颖的节目,文艺队每次表演都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凌塘社区这个文艺队跳起少数民族舞蹈来像模像样,徐惠琴说:“只要能找到舞蹈中的节奏,学起来就不难,我们最初学土家族摆手舞时,因为要同手同脚进行表演,大家觉得很稀奇,但找到节奏后,大家都跳得不错。”徐惠琴说,土家族摆手舞如今已成了凌塘社区文艺队的保留节目,文艺队参加南湖区各项表演时经常跳这个舞,名气越来越大。
队员们告诉记者:“我们都爱好文艺,每周来跳一次舞,我们也借这个机会见面说说话,活动一下身体,蛮好的。”天气好的傍晚,罗明华、任佩仙等文艺队骨干还会带领其他居民一起跳她们在文艺队学会的舞蹈。
凌塘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雪芬说:“有了这个文艺队,满足了我们社区搞文艺演出的需求,同时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一举多得,我们想一直坚持下去。”
天天跳舞又练操
阿姨越活越年轻
新湖社区
每天早上,只要天不下雨,新湖绿都小区的河边小广场上便很热闹,一群60多岁的阿姨聚在一起,她们看上去神清气爽,一边伸展身体,一边拉家常。
音乐响起,阿姨们翩翩起舞,一招一式柔和而有力。“我们刚才练的是木兰操,等会儿还要跳扇子舞、健美操。”锻炼间隙,一位阿姨对记者说,“只要天气好,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来这里。平时会分好几拨锻炼,年轻点的跳舞练操,年纪大点的练关节操和气功。”
记者发现,一位穿米色衣服的阿姨是焦点人物。阿姨们告诉记者,这是教她们跳舞的老师,姓阮,上海人,一直在嘉兴工作,儿子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阮阿姨说:“以前一直在人民公园里锻炼,搬到这里后开始学习跳舞。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因为锻炼成了好姐妹。”
大家对阮阿姨赞不绝口:“她跳得很好,我们现在跳的木兰操都是她教我们学会的。”阮阿姨很谦虚地回应:“大家都跳得很好,一个安吉的老师经常到我们小区教大家跳广场舞,大家进步明显,我们还在2008年南湖区健身操比赛中拿了三等奖呢。”
阿姨们说,坚持锻炼让她们保持开心健康的状态,越活越年轻。
|